这是一座很特别的山,它是圌山的三峰之一,雄浑壮观,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,让它成为一座军事要塞,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故事。
上世纪30年代,扬州教育界的很多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如何拓宽少儿的眼界,让他们能更多的开眼看世界,了解社会信息,于是办了一份专门为儿童阅读的报纸——《儿童周报》。
《儿童周报》一份四个铜板,在“一个铜板就买一份报”的民国时代,这个价格不便宜。
其中有一篇《圌山游记》,作者杨骏如先生,在战火即将波及的1937年春天,受当时在镇江大港搞乡村教育实验区的刘百川先生邀请,对这座名山有了一番游历,其中他对五峰山着墨很多。
摘抄其中相关内容分享:
圌山的“圌”字,读chui,又读chuan。山在大港,土音称作qu山。山西距镇江六十里,三峰鼎立江南岸,中峰叫圌山,南峰叫横山,北峰叫龟山。龟山又叫五峰山,紧靠江边控制江流,为江防要塞,游客不能登。横山很平常,没有奇迹;圌山略多名胜,所以游人多登圌山了。
健谈话、善故事的刘百川先生,他指着圌山的三峰,说明了三峰的形势和地位,开始讲诉他在大港采集到的关于圌山的民间传说故事了:
圌山、横山、龟山,原是弟兄三人。横山是老大,圌山是老二,龟山最小。横山生性最野,常做横事。一次,横山又作了一件横事,圌山实在看不下去,就举起了斧头,把横山的头颅砍下,抛入江心。龟山看着圌山这样过份,就拔箭射穿圌山的腰部。圌山还以一掌,把龟山击成五个指印。
刘先生说完了这个故事,又指着三峰说明:“横山现在是平顶,所以叫横山。圌山有箭洞,我们将要去游览的。龟山又称五峰山的,就以其有五个指印。”这是乡人的传说,作为我们的谈话,也颇有趣。
我远望龟山,好像是一个拳头,我说:“应该称他叫做拳山。同时这山在江防上,也可以说是国防上,占着很重要的地位,好比握拳的勇士,雄立江岸,以击外辱。如以拳山名之,不是更有意义吗?”于是各人的谈话,又转到国防上去了。
北望龟山,雄峙大江分流的咽喉,颇有“一夫当关、万夫莫开”的雄姿,的确,这个地位非常险要。因为江流致此,极为狭窄,水势湍急,有此一山,足缓江流,所以下流分为南北二派,而积沙成扬中县。
从下流两派看,无论从哪一派进来船只,均必经过山前,以此设防,敌国轮舰,均难越此而直驶上流,所以这个地方自古即为国防要塞。南宋初年,金兵图由海道内犯,韩世忠控守圌山,大败金兵,就是这座山头。现在这座山上设有要塞,用为江防第三道门户。原来江防门户,以吴淞炮台为第一,南通的狼山、常熟的福山为第二,江阴的君山第三,龟山为第四,现因“一二八”战役的淞沪协定为限制,吴淞炮垒失其国防效能,此山乃进而为第三门户。
我们看着龟山,想到它的国防责任的加重及淞战的耻辱,大家不禁唏嘘叹息而继以慷慨激昂者良久。
这篇游记有个时代背景,九·一八事变之后,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,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,在1932年1月28日晚发动了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的事件。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、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。经过国联的协调,中日双方停战,签订《上海停战协定》,其中规定了日本军队驻扎和可以使用的地区。所以文中说“吴淞炮台”失去了国防意义,当时的人只能把国防希望寄托在龟山炮台上。
五峰山,记录了那个战乱岁月里国人的忧心忡忡。
五峰山,见证过镇江人烈火上灼烧的岁月,也经历过百年粹炼,留下纯洁无暇的中国魂。
圌山,唐代便在这里设有谯山戍(即镇海军),宋代建圌山寨,宋将韩世忠在此屯兵抗金,韩营、韩桥等遗址至今犹存,并沿用为地名。
而圌山北麓的“五峰山”,犹如一个巨大的神龟伸颈探入江中,与对岸的高桥镇(过去叫“顺江洲”),把两公里多宽的江面勒成了不到一公里的隘口,这就是万里长江闻名的"圌山关"。
而圌山关炮台则由圌山炮台、顺江洲的大沙炮台和江都的三江营炮台组成。三足鼎立的炮台设置,是扼守长江的咽喉。
近代,五峰山见证了三场影响历史的大战。
第一场发生在1842年7月14日,第一次鸦片战争,保卫镇江的外围战在“圌山关”打响。
当时战火日近,镇江全城官绅捐银数万两,加固城池;民众自动捐献铜、铁十八万斤,铸造大炮,圌山增设炮台。圌山周围的乡民自发组织起来,准备抵御外寇。
圌山脚下的大港、大路人民组织了"乡勇",积极配合炮台将士作战。
在圌山关狭隘的江面上,地方民众与守军配合行动,用巨石木排沉江以阻敌舰。又征用大粮船若干艘,船上满载苇草,浇上桐油,做成"火筏",准备对来犯敌舰施以火攻。
1842年7月,英军舰队由璞鼎查率领,侵入长江,溯流而上。7月13日,英舰25艘,运输补给船47只,作战部队2000多人,到达三江营水面。
次日,侦察舰“伯鲁多号”和“复仇神号”驶至圌山进行测量侦察。圌山炮台开炮击敌,大沙炮台协同作战,激战一个多小时,命中敌舰后舱,许多英军掉落江中,敌舰只得退回三江营锚地。
7月15日,英军调集9艘军舰前来报复。面对来犯的英军舰船,守军和协助作战的乡勇毫不畏怯,集中所有弹药向敌前锋还击,打得敌舰在圌山关江面上乱转,始终不能上行一步。
双方对峙许久,终因孤军苦守,弹尽台毁,守军将士才被迫撤离。由于圌山关防线的失守,镇江城军民虽浴血奋战,也终被英军攻占。
第二场大战发生在1937年11月12日。当时日军攻陷上海,从水陆两路同时向内地侵犯。半个月后,日军舰队突破江阴要塞,并于12月初到达五峰山以北的三江营,兵锋直指“圌山关”。
圌山炮台台长袁某奉镇江要塞司令部命令,下令自毁炮台,弃阵逃亡江北。当时,一些已在当地农村娶妻安家的炮兵,出于爱国热情,决心留下抗日。留下的12名炮兵组成敢死队,修复大炮一门,严密监视敌情。
日军舰队到达三江营后,关闭灯光,乘夜幕掩护,悄悄向龟山头驶来。敢死队在队长彭永义的率领下,派一人下山躲在江边芦滩中,发现敌舰靠近,当即用手电向炮台示意。
彭永义见信号立即下令开炮,首炮过远,二炮靠近。见连发二炮落空,彭永义推开炮手亲自瞄准,一声巨响第三炮命中日方一艘军舰。日舰队见首舰负伤,慌忙退向三江营。
次日清晨,日军出动大批飞机,轮番俯冲,轰炸圌山炮台,炮台基本被毁。第三天早晨,日军认为圌山炮台不再有威胁,才敢重新启航。
圌山炮台虽被日寇飞机炸毁,但也有力地震慑了日寇舰队,阻拦、推迟了日寇舰队对南京的入侵。
1949年4月20日,夜,百万雄师过大江。
英国军舰突然炮击正在渡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,在解放军先头部队强渡长江抵达南岸后,立即利用圌山炮台有利地形,发挥强大炮火威力,与北岸我军炮兵配合作战,狠狠惩罚了英舰和国民党军舰。
激战中,三艘英舰仓皇逃窜,紫石英号舰被打得遍体鳞伤,挂旗投降。
从此,人间正道是沧桑。
屈辱的一页终于翻过,五峰山,这座英雄的山,迎来了新的篇章。
五峰山,也见证过镇江人的艰苦创业时期。
60年代中期,受到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,导师发出"深挖洞,广积粮。备战备荒,为人民"的指示,全国人民积极参于到挖防空洞备战的行列之中。
不久,东海舰队海军陆战队进驻了大路五峰山。
当时的大路乡政府武装部,组织了几百名青壮年机干民兵,积极参于配合海军部队开山放炮挖掘山洞,建造了龟山头军用船厂和战备物资储备库。
不少老东乡的老人说:雄壮的五峰山,山腹之间空洞连片,条条通道都有两辆卡车之宽,山洞里储藏有大量的军用战备物资。
70年代,大路公社开办了大路公社采石厂、砖瓦厂、建筑队和镇江装卸队等企业。
在没有轧石加工等设备的当时,需要小石子时,都是靠发动当地群众,上山用小榔头将小石块敲打成小石子。千军万马上圌山、五峰山打石头的队伍,劳动场面令人难忘。
到了70年代中期,由于剖石机、轧石机和筛石机的出现,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,原来靠人工敲石子,改为机械化一条龙生产。
当时,大港和大路好几十家采石厂对圌山、五峰山的开采,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结束。
新世纪初,圌山周围所有采石厂和专瓦厂被全面关闭,禁止开山取石或取土烧砖,并对已经被破坏影响美观的山体,进行了机械化覆垦修复,从此五峰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动人。
大时代的汽轮轰然响过,扬子江水滚滚流淌,圌山、五峰山坐卧江畔,高桥镇隔岸相望。
一座世界上荷载和设计速度均为第一的公铁两用悬索桥,即将通车。
前几天,大桥完成挂名,主塔上的名称是“五峰山”。
塔上没有“镇江”,其实我也有点失望,但“五峰山”三个字,也担得起这座桥名。
镇江人可以把这座山当作一个图腾,化成一个巨大的激励,转变成走向星辰大海的机会。
那座宏伟的大桥,是镇江人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域的抵达。